中新经纬7月11日电 据北京市住建委消息,日前,北京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根据通知明确的计划:
(一)建设计划。共38个项目、房源53220套,其中公租房项目2个、房源983套;保租房项目14个、房源17655套;安置房项目22个、房源34582套。计划年内开工34个项目、房源51097套;4个储备项目,房源2123套,年内推进手续、计划明年开工。
(二)筹集计划。共5个项目、房源2428套,均为保租房项目。
(三)竣工计划。共41个项目、房源56083套,其中12个保租房项目、房源11154套;4个公租房项目、房源6045套;22个安置房项目、房源35979套;3个共有产权房项目、房源2905套。
(四)配套市政建设计划。配套市政建设计划与新建和筹集纳管项目同步编制,共39个项目(见附件4),包括34个开工项目、5个筹集纳管类项目。39个项目涉及市政道路和水、电、气、热等配套建设工程,建设道路共计103条,其中已建成21条,待建设82条,均已确定道路等级和长度,82条待建道路总长度约100公里,其中主干路5条,总长度约6公里;次干路7条,总长度约8公里;城市支路等道路70条,总长度约86公里。
通知要求,请各区落实项目计划执行第一主体责任,安全有序组织开展本区项目开工及竣工交用等工作。依法依规做好征地拆迁及房屋征收等工作,为项目进场施工创造条件。督促项目单位积极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规划批准文件实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科学制定项目工期计划、资金投入安排。指导监督项目单位及时申办规划、施工等各项手续,实现审批“闭环管理”。牵头组织实施项目周边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牵头组织好项目公共服务设施移交接收工作,确保项目按期交用。
市区各有关部门应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加快项目手续办理,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全市一盘棋意识,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优化审批制度要求,根据土地供应方式进行分类简化审批,加快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合力推进项目尽早开工。
通知明确,提升建设品质。立足群众诟病的渗漏、串味、噪声等常见问题的防治,针对当前保障房功能空间灵活度不够、公共服务、商业服务适配性不足等问题,践行“安全、低碳、绿色、智能”的建筑方针,着力建设符合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的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大力倡导主体结构大空间布局,通过轻质隔墙系统、家具设备设施等灵活划分套内功能空间,实现居住空间可变和多用途使用。将公寓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重点,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建设单位优化设计、丰富配套,建设符合当代青年人生活习惯和交往需求的租赁住房。
同时,高度重视配套设施建设。各区应加强预判,加大投入,尽快确定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主体、方案设计,落实资金,对周边配套设施问题突出的区域要重点调度,建设周期内全程把控。要重点关注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周边市政配套建设问题。对于土地公开交易条件中明确由建设单位建设的,应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约定条件实施。各市政专业公司及保障性住房建设主体要优先安排投资,加快组织实施,确保配套市政基础设施与项目同步开工、同步交用。
各区应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对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及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牵头组织好移交接收工作,确保按期运营。坚决避免因配套设施不完善或未移交而影响项目入住交用情况出现。
通知还要求,各区应压茬滚动开展2025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第二批)编制工作。坚持以需定建,结合公租房保障率达成情况及青年人、城市服务人员等需求,加紧开展项目征集,充分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重点对青年人才集聚区域增加“一间房”和“一张床”产品供应。及时将已批准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保障房项目建设依程序纳入保障房建设计划。(中新经纬APP)